83小说
会员书架
首页 >历史军事 >明末大革命 > 第八十九章 锦衣卫现身

第八十九章 锦衣卫现身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

马钧还不知道锦衣卫的事,因此马钧对于当前的情况只有一句话:“谁敢跟流寇来往,谁就是谋反。”

若事情有这么简单就好了,可现实没这么简单。

成都,朱燮元在收回重庆府城后便直接回成都了。朱燮元坐在自己府上的一把椅子上,手上拿着一封书信。这封书信是达州通判写给朱燮元的,朱燮元在四川干了五年布政使,培养了不少嫡系,达州通判是朱燮元曾经的门生。

书信的内容分两部分,一部分是写陈华清在川北的情况,当看到达县的流寇被清剿完时朱燮元点了点头。另一部分的内容就比较机密了,达州通判详细述说了目前川北厂卫争权的情况,特别是锦衣卫做了一些不该做的事,擅自招安流寇。

朱燮元看完信后,靠在椅子上眯了眯眼睛。现在京城的情势有些诡异,东林党对新皇登基有大功,因此有一大批东林官员得到提拔。但让东林党有些恼火的是,原本以为是东林党的首辅叶向高态度**,还和齐楚浙三党有联系。

其他五人都知道自己的头看不惯京城来的那位大人,但他们没想到他们的头说出了更惊人的话:“要说咱也是锦衣卫,是官府的,那个京城来的人却要咱招安什么流寇,咱就先不说这流寇好不好招安,是谁给他那么大的权力去做这种事,如果让东厂的人知道了,告咱一个与反贼勾结,到时就完了。”

“头,慎言!”有人劝道。

“我知道,这话也就在自家兄弟面前说说,回去都当这事没发生过,都听见没?”

“知道了,头。”

此时在川北负责锦衣卫的是孙可珍,也就是那人口中从京城来的人。孙可珍已经知道东厂方面已经派过来了一个很有分量的人,那人一来就联系各地的镇守太监,对锦衣卫形成了极大压力。

朝臣之间的党争越来越激烈,趁着这个时机,锦衣卫和东厂也在各地相继争权。

原先负责川北的是刘坎,刘坎为了对付重庆卫,故意在川北的饥民、溃兵、土匪中散发重庆卫有大量粮食的消息,希望饥民潮能摧垮重庆卫,但最后饥民变成了流寇回流到了川北,尽管流寇没有去打县城或府城,但也将川北的农村闹得乱糟糟的。

孙可珍来到川北后,接管了刘坎手里的势力,对流寇打起了主意。由于东厂在地方上比锦衣卫有优势,因此孙可珍就只能通过迅速扩大锦衣卫的实力来与东厂对抗。而孙可珍想到的迅速扩大自身实力的方法就是招安流寇,故孙可珍在流寇刚流回川北的时候,暗中支持了一把流寇,让流寇变得有实力一点,避免自己还没招安就被人给灭了。

卫东海在川北也有眼线,发现了锦衣卫的小动作后,让卫东海以为锦衣卫暗中支持流寇。不论是锦衣卫还是东厂,在卫东海眼里都是外来力量,他不会让任何一股势力做大然后染指蜀王府的财产,因此卫东海给了白杆兵和卫所军不少好处,希望他们在川北能压制住锦衣卫和东厂。

李明轩和情报司的人比陈华清早先一步深入东乡县。在达县,由于陈华清的行动太快,锦衣卫没来得及插手达县,因此在达县陈华清主要的敌人是流寇。但东川县已经被锦衣卫渗透了,李明轩可以明显感觉到东川县的局势远比达县复杂,不仅流寇之间联系更频繁,还有不少不明身份的人出没。

陈华清得知这一情况后,有些头痛,那些不明身份的人多半就是锦衣卫了。自己去了东川县,不知道那些村子里的族老们是否支持自己,还有怎么处理和锦衣卫之间的事,真是麻烦。

小说APP安卓版, 点击下载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